东莞市永昌精密模具配件厂小编告诉您央视聚焦东莞 东莞向全球展示“世界工厂”智能转型成果
东莞世界工厂
东莞再一次向全球展示了她的创新活力。9月11日,央视英语新闻频道(即中国国际电视台,CGTN)《环球瞭望》栏目午间播出了《中国方案》系列报道之《东莞,世界工厂的智能转型》。报道通过探访东莞劲胜智能公司的智能车间,以及揭秘另外两家东莞本土企业如何利用VR技术培训技术人员、设计飞机引擎零部件,鲜活生动地展示了一幅徐徐打开的东莞智能制造蓝图。
【镜头一】
智能车间里用工数降了八成坐落于珠江河畔的东莞,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中心。但是,在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风暴后,东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受到冲击,东莞也开始踏上了转型升级的征程。报道称,近年来东莞转型升级的成果之一,就是智能手机产业的崛起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不能缺少的重要工具。仅在2016年,全世界就制造了将近15亿部手机。其中,约五分之一的手机产自中国的科技设备制造之都——东莞。从为海外客户进行代工起步,从玩具到鞋子,从家用电器到电子产品,在过去二三十年里,海外订单源源不断地涌向东莞。城市短时间里拔地而起,超过六百万流动工人来到这里,加入到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工人群体中。
不过,对于依赖海外订单、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上的加工企业来说,危机可能随时来临。东莞上市公司劲胜智能总经理黄河就介绍了前几年遇到的困境:“在2015年初的时候,我们还接了大概20个大的订单。但是到年尾的时候,许多客户都取消了订单,我们只剩了3单在手上。我们知道,出大问题了。”当时,劲胜智能已经是智能手机塑胶壳市场的领头羊,不过,市场风向突然全面转向金属壳,适应或者被淘汰,成为了当时摆在公司面前的两个选项。不过,劲胜智能选择了第三条路——建设智能工厂。在报道画面中,劲胜智能位于东莞东城的车间里,整齐地排列着160台CNC数控机床,工人活动身影几乎看不见,有的只是机器人在自动切割、打磨着手机金属壳……
黄河介绍称,新的智能产线,可以一条产线就将原来工人数量从197人减少到33人,降低八成之多。同时,所有的制造过程都链接到工业云端,现场看板、远程电脑、手机都可以实时显示分析统计数据,调整生产运行过程。劲胜智能还准备在未来把旗下所有工厂,都改造升级为类似的智能工厂。同时,该公司还将为广大东莞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系统改造服务。
【镜头二】
VR设备帮你轻松设计飞机引擎报道认为,智能制造其实有两个方向:第一个是把机器变成人,即代替人做得更快更好;第二个则是借助技术设备,把人变成“超人”或者“机器”。在东莞,如今火遍全球的虚拟现实技术被证明不仅仅可以用于游戏娱乐,而且可以用于生产制造,并给人赋予“超能力”。随着“机器换人”火热开展,东莞如今最紧缺的不是普通的工人,而是能够操作复杂精密机床的高级技工。位于松山湖的未来现实科技有限公司,正在试图用一种移动VR设备来解决这一难题。报道画面中,戴上头盔、手持感应设备后,传统的生产培训、设备教学,就变成了在虚拟空间进行。“它能够100%地重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设备。学生能够利用VR技术没有任何限制地操作机器,所以它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购买机器的成本。”未来现实市场部经理邹燕介绍。除了更快、更低成本地培养技术人员外,东莞还试图将真实世界中的生产流程搬到虚拟世界中。譬如,来自东莞的一家初创企业就已经研发了一个VR平台,它甚至可以拿来设计飞机引擎。这家企业名为东莞未来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,其总经理谢灏彬称,推出VR技术已经基本实现替代传统的电脑CAD制图软件,而且更自由更直观。“比如,我们可以拿它来设计复杂的飞机引擎零部件。”
事实上,东莞的创新型公司,其发力方向就是寻找与东莞传统产业的融合点,通过新的技术助力东莞企业提质增效。“东莞拥有几万家制造企业,这给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带来了广阔的应用空间。我相信VR/AR将会在东莞打造智能制造基地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。”东莞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秘书长叶江华称。在东莞,智能制造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。通过把虚拟现实变为真实的现实,东莞将在未来实现她的华丽转身。
以上就是永昌精密模具配件厂小编为你讲解央视聚焦东莞 东莞向全球展示“世界工厂”智能转型成果,还想知道类似咨询更多可以联系我们,东莞市永昌精密模具配件厂专业生产:非标配件。SKD-61顶针。司筒。扁顶针。导柱。,镶针,,托针,模具司筒,托筒,导套,冲针,冲头,东莞SKD-61顶针,广州SKD-61顶针,深圳SKD-61顶针,佛山SKD-61顶针,SKD-61顶针,中山SKD-61顶针,东莞托针,广州托针,深圳托针,东莞司筒,广州司筒,佛山司筒,东莞托筒,广州托筒,深圳托筒,东莞扁顶针,广州扁顶针,深圳扁顶针,广州镶件,佛山镶件
,深圳导柱,中山导柱,佛山导套,广州导套,深圳冲针,东莞冲针,广州冲头,中山冲头等欢迎各位新老顾客前来咨询,电话:13686083098